本文作者:huangp1489

进贤县本地招聘信息网

huangp1489 2024-07-23 29
进贤县本地招聘信息网摘要: 古代在招贤纳士方面都是用的什么方式?能否举例说明?古代在招贤纳士方面都是用的什么方式?能否举例说明?1.筑黄金台: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在郭隗的协助下,于易水旁修筑黄金台,广...
  1. 古代在招贤纳士方面都是用的什么方式?能否举例说明?

古代在招贤纳士方面都是用的什么方式?能否举例说明?

1.筑黄金台: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在郭隗的协助下,于易水旁修筑黄金台,广招天下人才,乐毅、邹衍、剧辛等前来投奔。

2.招贤榜:刘备孙权借得荆州后,刘备命关羽、张飞、陈宫、糜竺在成里招募能人,张贴榜文,关羽、陈宫负责接纳人士。

3.荐举:四千多年前,舜继尧位,靠的是推举;春秋时的祁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说的也是荐举。分①曰内举②曰外举③曰自荐、

进贤县本地招聘信息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实地查访:明朝时期,左光斗也是冒着风雪私下里查访,才发现了民族英雄史可法。

一、用各种方式广发通告,把自己招贤纳士的意图散布出去,让人才来投效。这里举几个例子:

进贤县本地招聘信息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发布求贤令,曹操善于招贤纳士,如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7年)曹操就颁布了《举贤勿拘品行令》,告诉人家不用管品德好不好,有才就行。曹操还作诗歌《短歌行》,写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都体现自己对人才的渴求。

燕昭王听取了“千金买骨”的故事后,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吸引了很多有才干的人,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强盛起来。

二、主动拜访,诚恳请求人才辅佐。最著名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这个大家都知道,不展开了。

进贤县本地招聘信息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让臣子推荐人才,让人才得到君主重用,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就是如此。

四、人才来了后体现自己的重视。许攸投降曹操,曹操为表示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作风,来不及穿鞋便激动的相迎而出。

1筑招贤台

筑招贤台算是比较著名的一个故事了。

据《战国策·燕策》记载,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执政33年。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

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告诉燕昭王要用实际行动让天下人知道,其愿重用人才,求贤若渴。而后燕昭王建筑黄金台,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

筑招贤台,使其成功的广纳贤才。

招贤台,不仅是仪式感般的存在,

也彰显着君王用实际行动体现出的纳贤决心,

而让源源不断的四方豪杰乘风来,

更是燕昭王善待贤士树立的“最佳企业雇主形象“,良好的口碑。

招聘作为一项选拔官员和征求人才的方法,由来已久。我国最早的招聘可追溯至殷商。《孟子》中写商汤曾五次派人“以币聘”伊尹辅治国政。到了周代,人才招聘开始形成一种制度,《礼记月令》上讲,周代于每年三月“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各方人才。此后,我国历代都有人才招聘的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种。

1. 筑招贤台,亦称黄金台。这是古代帝王招贤纳士的一种常用手段。与黄金台有关的最著名的莫过于燕昭王求贤的故事。公元前315年,燕国被齐国攻破,燕昭王继位后,***纳大臣郭隗的建议:“请先自隗始”。燕昭王即为其筑宫室而敬之如师,树立礼贤样板,置千金于台,卑身厚币延请天下士。各方有识之士问询而来,形成“士争趋燕”的局面,最终使燕国日益强盛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诚如一首唐诗所咏:“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

2. 出招贤榜,亦称求贤令。两汉是我国历史上人才招聘的黄金时代。汉高祖曾发布“招贤诏令”遍于天下,还规定但凡发现人才,当地郡守都要亲自勉励,驾车送至京城,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受免职处分。这不啻为一次全国性的招聘人才动员令。

汉代的招聘制度还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按州县定名额,与地方官的举荐连在一起。二是专门招聘精通某方面学问、技艺的人才。三是会特为办某一件事而招聘。四是招聘来的人如果不合格,可以罢免、斥退。五是各级官员都有招聘人才的权利,各诸侯王也可自行招聘人才。

3. 荐举。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实行过荐举人才的方法。有才不荐,朝廷治罪。春秋时,施伯向鲁庄公推荐曹判,长勺一战大败齐军。汉武帝下荐贤诏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明初,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杨士奇,一生以荐贤为己任。

4. 实地察访,隐处求才。隐士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特有的现象,刘备“三顾茅庐”访诸葛亮,已是尽人皆知的求贤美谈。朱元璋亦下令分行十道旁求隐逸之才,使明初“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计其数”。明朝左光斗风雪之夜私访,发现了民族英雄史可法。

此外,古代进行人才招聘时,还有一些至今都值得我们借鉴的政策,比如不以前过为过,为国举才,不计私仇;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不问其出身本末;勿限年龄,毋拘资格;不限国籍等。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可以,请点个赞,多评论和收藏分享哈!拜谢!

耳熟能详的应该就是隐刘备“三顾茅庐”访诸葛亮,成为求贤若渴的美谈。朱元璋亦下令分行十道旁求隐逸之才,使明初“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计其数”。明朝左光斗风雪之夜私访,发现了民族英雄史可法。

养士

养士之风盛行于战国时期,那时各个诸侯国都在培养人才为已用。古有战国四公子,指的就是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这四人,他们礼贤下士,供养门客。孟尝君就是其中之一,孟尝君十分善待手下的士人,但是只要自称士人,孟尝君就收留,所以他的名声传开之后,天下士人纷纷投奔孟尝君。以养三千门客闻名于世

筑招贤台,亦称黄金台。这是古代帝王招贤纳士的一种常用手段。与黄金台有关的最著名的莫过于燕昭王求贤的故事。公元前315年,燕国被齐国攻破,燕昭王继位后,***纳大臣郭隗的建议:“请先自隗始”。燕昭王即为其筑宫室而敬之如师,树立礼贤样板,置千金于台,卑身厚币延请天下士。各方有识之士问询而来,形成“士争趋燕”的局面,最终使燕国日益强盛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诚如一首唐诗所咏:“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

出招贤榜,亦称求贤令。两汉是我国历史上人才招聘的黄金时代。汉高祖曾发布“招贤诏令”遍于天下,还规定但凡发现人才,当地郡守都要亲自勉励,驾车送至京城,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受免职处分。这不啻为一次全国性的招聘人才动员令。

荐举。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实行过荐举人才的方法。有才不荐,朝廷治罪。春秋时,施伯向鲁庄公推荐曹判,长勺一战大败齐军。汉武帝下荐贤诏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明初,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杨士奇,一生以荐贤为己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的,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到中国时,所见的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kw.com/post/23272.html发布于 2024-07-23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