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huangp1489

大连日企招聘会

huangp1489 今天 2
大连日企招聘会摘要: 大连的日企,为何留不住人了?大连中日合资企业有哪些?大连的日企,为何留不住人了?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是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
  1. 大连的日企,为何留不住人了?
  2. 大连中日合资企业有哪些?

大连的日企,为何留不住人了?

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是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

大连日企有3000家左右很多很多,例如TSS(大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富士精器(大连)有限公司,TDK大连电子有限公司,利优比(大连)机器有限公司,朝日兴业(大连)有限公司,大连阿尔派电子有限公司等等。

大连日企多,有其历史原因。大家知道日俄战争后,日本接手后的“关东州”时期,建设了大连的西边。日据时期,大连基本形成了现有的城市格局和工业基础。这里生活着50万中国人、20万日本人与朝鲜人。三个民族用日语交流了40年,影响久远,大连至今也是中国日语普及率最高的地方。良好的语言环境,加上地理优势,使大连成为了日企20世纪90年代进行产业链转移的主要城市之一,而这其中又以软件外包服务最具有代表性。

大连日企招聘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年来,大连的日企留不住人,我觉得有一下一些原因:首先,东北经济发展停滞的大环境导致全区域的人才外流。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日企给不出有吸引力的薪水。

其次,是日企的发展策略的问题,日企长期把大连作为承接中低端业务的地方,却忽视了二十多年来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某些层面上来说,大连已不适合大规模承接技术性低的分包业务了。2008年后,大连的软件外包业务,并没有落入“成也日企,败也日企”的困境,而是看到了日企自身的瓶颈与局限,向业务端上游、欧美地区以及新兴互联网业务去做了更多尝试。

此外,除了人力成本原因,这里也有中美贸易摩擦方面的考虑,日本企业认为美中对立长期化不可避免的看法增强,正在把成为加征关税对象的商品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三菱电机、小松、东芝机械等已于2018年完成了把一部分在华生产转入其他国家工作

大连日企招聘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连现在长住的日本人有5000人,除了从本国派遣来的管理层之外,还有不少从日本迁移至大连的日本雇员。他们是在外包业发展的早期来的,那时候会用流利商业日语接听电话的劳工,还没有很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回国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因为他们在中国呼叫中心的工作经验,对他们再就业并无太大帮助。虽然年龄在一天天变大,但他们却在社会建构的“时间表”上的进展上停滞不前。

是留在大连还是离开大连,这不仅是日企在考虑的问题,也是在大连工作的日本人纠结的问题。

大连日企招聘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连中日合资企业有哪些

在大连,日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其实也就那么几家大的!譬如说日本佳能、万宝-马达、斯大精密、日本电产、富士电机、三洋冷链、三洋制冷、东芝彩电、三菱、利优比、原田、精工电子、TDK吉田拉链、通世泰等等吧!

自1996年开始,大连一直是日本IT企业投资首选,截至2019年日资企业数量增至4800多家,许多日本企业把新业务、高端业务向大连进一步集中,集聚效应凸显。松下公司不仅与中国华录集团签署了新的20年合资合同,还把公司在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汽车音响业务转移到大连,并把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放在大连;索尼公司于今年4月正式把中国区总部落户在大连;日立咨询研发中心落户大连;鞍钢集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TMEIC)共同投资设立中日合资企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和生产。经过20年的发展,大连开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产业成熟度更高,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在大连设立的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分支机构已达112家,其中包含40余家日本企业。由于日资企业带来了几万人员工和家属,还建立了日本人学校为日本人安心长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大连的城市也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扩建的,气候环境与日本接近,因此大连能吸引人众多日本人是有其原因的。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kw.com/post/46073.html发布于 今天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