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本地招聘信息网
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为什么打仗却那么厉害?
韩信被列为汉初三杰之一,他的军事才能在楚汉时期是天下无敌。他是刘邦在长达4年的楚汉争霸中最大的功臣。
韩信刚开始带兵打仗时并有经验,之所以这么厉害,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得益于先天的努力。韩信尽管从小就父母双亡,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他并有坠落和自暴自弃。他依然有远大理想,并努力钻研他与生俱来就喜欢的书法。为了实现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甚至至在面对地痞恶霸的骚扰时,他浚没有选择怒剑出鞘,殊死相搏,而是选择了忍辱负重和忍气吞声,为此,不顾外人的嘲笑,从地痞胯下钻过去,只为保全自己,使自己能苟活于世。随后,韩信知耻而后勇,更加勤奋学习,研习兵书,对兵法倒背如流。
总之,生活的磨砺,不懈的努力,极强的韧性,远大的抱负,使得韩信在危险面前不低头,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领,特别是对兵法的掌控和熟悉达到了一个别人天法企及的高境界。
第二,得益于伯乐的帮助。韩信刚开始投靠的是项羽,当时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想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结果遭遇冷水泼面,项羽根本没重用他,而是把他当"士卫"来使用。眼看跟着项羽没有出头之日,韩信跳槽到刘邦麾下。在萧何等人的强力推荐下,特别是萧何上演"月夜追韩信"后,被震惊的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在"伯乐"萧何鼎力支持和帮助下,终于有了一展军事才干的机会。
第三,得益于后天的锤炼。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后,开始试探性的运用自已所得的驭兵之术和用兵之道。他还在军事集训中便依军法处死了刘邦最喜欢的两位妃子,树立了良好的权威,从此,整个军队作风改善,纪律严明,战争力也水涨船高。刘邦派韩信率军出关时,韩信开始试探性的运用所学兵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取得良好成效给了他极大鼓舞和信心,接着他和章邯的较量中,开始放手远用兵法,结果最终消灭了章邯。
随后,一直掌握军权的韩信经过实战的摸爬滚打和实战演练,他的用兵越来越熟练,最后在垓下之战时,***取"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彻底打败战神项羽,兵法己运用到了炉火纯青之高境界了。
韩信最早跟着项羽。项羽让他当了一个军事参谋,不过他提的那些建议项羽又都不***纳。接着他投奔刘邦。先是差点被处死,后来经过萧何的多次推荐,刘邦让他当了一个管后勤的官员——这就是韩信在带兵打仗前的所有经历。
(韩信剧照)
从这个经历可以看出,韩信根本就没有带兵的经验。但是他一开始就出手不凡,背水一战打下赵国。接着又连下齐国七十多城,一举荡平齐国。他为什么那么厉害呢?
理由当然可以归纳出几点:
一是韩信小时候在街头四处混的时候,可能读到过一些兵书。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过这样的记载,但是从韩信最后和张良一起整理兵书这件事来看,应该说,他对兵书是不陌生的。
二是韩信对打仗有天然的直觉能力。“天才”这个东西,我们不得不相信它是存在的。没有天分的人,要想依靠后天的努力取得大成功,其实是比较难的。“天才”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就是他的直觉能力特别强。他觉得这个东西应该这样来做。按照这个方式去做,一下就对了。普通人就很难有这样的判断力。我认为,韩信就是一个打仗的天才。他在战场上有天生的敏锐的把握能力,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三是韩信虽然没带过兵,但是他对战场是有观感的。他跟着项羽打了很多仗,因为是参谋,因此对战争做过很仔细的分析。接着又跟着刘邦打了很多仗。而且他为了努力推销自己。也做了很多功课。他做的这些功课,都成为他后来带兵打仗的一种准备。这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句俗话:“没吃过猪肉,但看见过猪跑啊。”
只要你随便打开一个招聘网站,哪怕是校招,都要求你在求学期间做过一些跟你应聘的岗位有关的工作,至于社招的话,往往都注明,需要××年经验。
但在韩信这里,萧何举荐韩信出任大将军的时候,萧何并没要求韩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时候,也没要求韩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
两厢对比,很多人便会奇怪,为什么自己出去找工作,用人单位要强调工作经验,而刘邦和萧何用韩信的时候,却没要求韩信有工作经验。
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我们太平庸,而韩信太优秀了。——优秀的人才从来都不需要靠工作经验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我在哈尔滨某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时候,工位边上是一个做设计的同事,她常常好心地教我怎么玩PS。
某次,她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她去外地找工作,走投无路的时候,到一家公司去应聘设计,面试时,HR看她上学时的专业不是设计相关专业,也没有相关经验,便打趣她,你会PS吗?
她硬着头皮说会,很溜。
溜是东北话,相当于现在网络上流行的「666」。
好在HR也没难为她,跟她说回去等消息,如果公司觉得适合,会通知她复试的。
其实多读史书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除了韩信,像刘邦就是一个亭长,刘秀是一个农民,擅长种庄稼,刘备是织席贩履的,但是他们遇到国家战乱,都能披挂上阵,奋勇杀敌,史书并没有记载他们从前有何打仗经验,而且刘秀打起仗来还特别的英勇。这就涉及到古代的教育问题,古代的人从小接受教育,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是学习文化知识。古代科举以前的教育是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接受的是比较全面的教育,所以能文能武,史书中记载韩信总是配着一把剑,应该是有一些武力值的,这是韩信能够带兵打仗的基础。
还有韩信微时贫无行,不能择为吏,曾接受亭长夫人的白眼,漂母的数落,家乡少年的胯下之辱,投奔项梁,项羽,都没得到重用,在刘邦的营地差点被杀了,算是尝尽了人间冷暖,达到了司马迁所说的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想这段受屈辱冷落的经历,让韩信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大增,形成了自己的带病打仗思路,所以当刘邦问他有何所赐教时,韩信能把项羽和刘邦分析的很透彻,真是入木三分。
打仗除了神勇,还要有战略战术思维,因此韩信以后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经典战役,都是他思考的结果,这是他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当然不能否认,韩信确实有一定的带兵打仗的天赋。
所以在我看来,一个人早年的挫折经历未必不是一种财富,韩信就是很好的例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kw.com/post/5736.html发布于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