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招聘在本地
在生产队的时候,农民冬天都在干什么?
在生产队的时候,农民冬天都在干什么?
1.完成上级任务,挖河、修路、修水库等
农民秋收之后,庄稼种下地,一般而言冬季正是闲暇的时候。但在生产队的时期,并非如此,那个时候农民在冬天甚至比平时还要累,因为他们要出义务工,挖河、修路。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在生产队时期成千上万的农民,一起挖河、修路的场景,那时没有挖掘机,没有机动运土车,几百米宽的大河全靠农民一铁锹一铁锹挖出来的,运土亦靠人力,肩挑、人扛(抬)、马坨、架子车推。
2.深翻地“晒春茬”
在生产队的时候,农民冬天在干什么?在昔日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的时候,农民一旦该种的(油菜、小麦)种了,该收的收了,包括该犁的板田(收割稻谷后的稻田称为板田)犁完了,就是集中所有劳动力,开垦荒山,改河造田,兴修水利等大型工程。
首先说说兴修水利(水库),从六十年代末期到整个七十年代,在***他老人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重要指示指引下下,全国上下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各类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到处都是。我所知道的有县级水利工程,有公社一级的水利工程,还有大队一级的水利工程等。县一级的水利工程或者水库,就是集中全县劳动力进行修建,公社一级的水利工程或者水库就是集中全公社的劳动力进行修建,而生产大队一级的水利工程或者水库就是集中全大队的劳动力进行修建。当然,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下级必须在完成上级所下达的劳动力人数和出工天数或者工程量的基础上去考虑本级的水利工程修建任务和进度。那时的口号就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说实话,那时候的水利工程建设,完全可以达到“水不下山”的程度,几乎是能修建的都会修建,而且全部靠人工,靠肩挑背扛。
其次说说改河造田。在七十年代,那时粮食产量底,由于粮食欠缺,绝大多数农民是吃不饱,穿不暖。虽然在我们淮河一线种植了双季稻,但依然不能从根本解决吃饭问题。改河造田就是为了扩大田地面积,能多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具体办法就是用人工的办法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将弯曲的那一部分改造成田地。那时有句口号叫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
再来说说开垦荒山。开垦荒山就是把那些没有树木,只生长杂草的荒山野岭,把他开垦出来,挖成梯式的山带,然后栽树,头几年在树木没有成林以前,可以间作种植高粱、玉米、小米、芝麻等农副产品作物,用以增加粮食收成,来弥补粮食欠缺。在开垦荒山里面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修造平原,修造平原就是把那些高低不平的山地或者几块坡地给他挖平,连成一片,统一平整。我们这里最早改造的平原种植的都是玉米。
冬天积肥,修边磊堰,修大寨田,下雪以后也忙着收雪蓄水,解决吃水的困难。
那时的农民也只有春节时的5天***期,闲着没事,每天晚上还召开会议,学习文件,关心研究国家大事。
每次开会都要点名报到,缺席者扣工罚款,因为开会点名,所有村民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不开会点名了,本村的村民也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那时的大喇叭一天三广播,队长的呵护声震天动地,哪一个村民也不甘心落后。
我村为了修一条公路,通往公社,人工开山炸石,男女老少齐出动,中午带些干粮也不回家,整整修了10个冬天。
因为住到了“天尖村”,就像愚公移山那样,祖祖辈辈为修路忙碌,有大车走的路,有排子车走的路,四五里长的路,总共有十几条。
都是石头,山上的路特别难修,修好路种地也方便了。
现在山上的路还一直在修,因为这里是开发的景区,为了方便旅游客人的行走,原来的路进行了高质量的修补,修成了人间仙境,观者忘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kw.com/post/6343.html发布于 03-08